福彩快乐8出号规律

1961年周恩来在江西吃饭,省委书记敬酒,周恩来:喝可以,有条件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福彩快乐8出号规律 > 新闻动态 > 1961年周恩来在江西吃饭,省委书记敬酒,周恩来:喝可以,有条件
1961年周恩来在江西吃饭,省委书记敬酒,周恩来:喝可以,有条件
发布日期:2025-04-13 17:11    点击次数:100

1961年,周总理在江西省委书记的陪同下来到了南昌,这次距离他上次来南昌已经过去整整34年,上次南昌之行周总理留下了南昌起义的革命壮举,这次的南昌之行周总理又留下了三杯酒的传说。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周总理抵达南昌的次日晚上,江西省委特意在周总理一行人下榻的宾馆设宴招待。

席间,江西农业书记刘俊秀特意向周总理敬酒,可是周总理却没有端起酒杯,而是看着他说道:“让我喝酒可以,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等周总理缓缓说出他的条件的时候,刘俊秀的脸瞬间失去血色,手里举着的酒怎么也喝不下去,在场的其他人也大为震惊,一个个看着周总理说不出话来。

周总理究竟提出了怎么样的条件,才让这群人震惊不已?他们最终答应了吗?三杯酒的传说又是指的什么故事呢?

百年一遇的难题

“总理,北京的粮食也快撑不住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发生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灾荒,因为这件事情周总理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次完整的觉了,基本上都是他刚闭眼就被繁忙的工作吵醒,或者自己直接从梦中惊醒,捏捏太阳穴继续投入工作当中。

而这次已经是周总理连续工作的第二天了,可是看着丝毫不见好转的情报,周总理的眉头始终紧紧皱在一起。

现在竟然连北京的粮食都不够撑一个星期的了,其他的地方更是不用说了,听说在河南等地甚至已经有人活活饿死。

看着报告上越来越严重的数据,周总理不忍地闭上布满红血丝的眼睛,但是随即又长舒一口气,打起精神继续研究桌上的文件。

等他一笔一字地将报告批改完成之后,立刻叫来秘书让他把报告发回去,并且特意叮嘱他:“任何时候,只要计划表做好就立刻送过来,千万不能耽搁。”

之所以周总理会这样特意叮嘱,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几天前发生的一件事情。

前几天的凌晨,粮食部司长周伯萍将连夜改好的计划表送到周总理办公室的时候,被等在门外的秘书给拦住了。

秘书小声告诉周伯萍说总理可能睡下了,材料等天亮的时候再送过来吧,可是就在两个小时之前周总理还催着他们要计划表,怎么这会儿就睡着了。

秘书小声告诉周伯萍,“总理已经两天没有闭眼了,现在可能是实在撑不住了,已经很久没有听见总理翻页的声音了。”

听到周总理已经连续熬了三十几个小时的时候,周伯萍立刻不说话了,准备转身悄悄离开,可是就在他转身的时候,不小心踢到旁边的楼梯,发出一声很小的声音。

这个声音很小,周伯萍并没有在意准备接着往下走,但是他刚走了一个台阶就听见周总理的声音,“是伯萍吧,来送计划表吗?快进来。”

听到这句话之后,周伯萍才敢直接走进去,可是刚一进去就看见周总理拿着笔对着一张纸在算,一点也不像刚睡醒的意思。

“总理,您没睡啊?”

周伯萍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直接就让周总理明白肯定又是秘书自作主张拦人了,他往门外看了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拿起周伯萍递过来的计划表。

看着上面又在减少的数字,周总理皱着眉头问:“这么少吗?其他地方还能调粮食吗?”

周总理刚说完这句话就看见周伯萍有苦难言的表情,他也就不再说什么,认真研究这份计划表,就连附注部分都详细地做了批注。

等到周伯萍离开,周总理才叫来秘书先是斥责了一遍他擅作主张的事情,后来又郑重叮嘱他现在正是全国最艰难的时候,能够早一秒制定出政策也许就能挽救好几条生命,是今后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第一时间通知他。

尽管已经这样郑重叮嘱了一遍,秘书也保证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但是周总理还是坚持每天晚上都叮嘱身边的人一遍,就是好害怕他们突然忘记,耽误了大事。

正是因为有周总理不厌其烦地叮嘱,所以在那段期间,全国各地有关粮食的事情才能第一时间送到周总理的手上。

甚至有一次周总理出访的专机已经启动,但是因为李先念递交的用外汇采购粮食的报告才特意改变行程,优先处理粮食的问题。

三杯酒的传说

从1959年的自然灾害开始,粮食问题一直都是压在周总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无论走到哪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访问当地的粮食问题。

1962年9月,周总理在江西参加会议的时候,会议结束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询问江西的粮食情况,还特意叫来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陪着一起到基层进行访问。

他们路过星子县观音桥的时候,在路上看见一个放牛的小女孩,周总理立刻笑着走上去拉起女孩子沾满泥巴的手,笑着问她家里的情况。

得知他们村子里的人还能保证每天两顿干饭,一顿稀饭的时候,周总理欣慰地笑了笑,将随身携带的苹果送给了小女孩,亲自将她送回家。

可是当看到小女孩家里的情况之后,周总理好不容易放松点的心瞬间又揪了起来,因为这幅家徒四壁的样子怎么也不像小女孩所说的能吃饱的样子。

果然,在和小女孩的父亲交谈过后,周总理才发现他们一家人是将大部分的口粮都省给孩子,大人基本上都是靠山上的野菜裹腹。

在村子里留了一会,周总理就拒绝老乡留他吃饭的好意,带着人赶到下一个地方继续访问。

18日,周总理一行人应邀来到南昌参观起义纪念馆,这次距离周总理上次来到南昌已经过去34年的时间,上次周总理和朱德、贺龙等人在南昌打响了红军武装革命的第一枪,而这次周总理也是带着解决中国老百姓粮食问题的“大枪”来的。

在参观结束之后,周总理就隐约向江西省农业部门的书记透露,希望江西可以增加向外省援粮的数量,可是在所有地方都很困难的时期,刘俊秀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等到晚上,江西的领导班子特意在周总理一行人下榻的酒店举行了欢迎晚宴。

宴会上,刘俊秀带着一个人走到周总理的桌边,介绍道:“总理,这是我们江西省有名的粮食大户,张国震同志带领宜春的父老乡亲为江西省的粮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听到这是“粮食大户”之后,周总理立刻就笑着和张国震交谈起来,不断地询问宜春粮食产量的具体数额和宜春人民保证粮食产量的有效方法。

谈了很久之后,周总理才笑着结束这个话题。

就在这个时候,刘俊秀举起手里已经端了很久的酒杯,和张国震两个人笑着向周总理敬酒。

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周总理虽然笑着站了起来,但是却并没有拿起酒杯,而是笑着说:“敬酒可以,但是我有个条件,不知道你们答不答应。”

会场里所有人听停下了交谈,静静地看着周总理,等着他提出具体的条件。

“你们要敬酒可不能只敬一杯,要敬就敬三杯。但是我每喝一杯酒,江西省就要增加一亿斤外调的粮食。”

听到周总理这句话,所有人都瞬间僵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刘俊秀就这样举着酒杯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喝下去还是该放下来,他求救似的将目光转向身后的杨尚奎和江西省省长邵式平。

他们两个人脸上的表情也有些僵硬,可是面对周总理和会场里众人的注目,也只能强撑着笑容点点头。

刘俊秀这才回头继续向周总理敬酒,而周总理这次很爽快地就将三杯酒都喝下去,并且还特意将酒杯翻转过来,向众人展示干干净净的酒杯。

这次宴会中周总理达到了增加粮食的目的,“三杯酒三亿斤”的传说也迅速就在传扬开来,所有人都将周总理视作这次灾荒的最大救星,只有江西省委领导一脸愁容地离开宾馆。

原本江西省现在向外省调粮就已经是12亿斤,现在再加上周总理要求的3亿斤就是15亿斤粮食的天价数字,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再加上当时多个身份都是严重缺粮,这3亿斤粮食真的能解决困难吗?

周总理亲自抓生产

其实这3亿斤并不是周总理信口开河,而是早在来江西之前,周总理对江西省的粮食情况进行反复研究之后计算出来的结果,为了防止文件上数据出现误差,他还特意在来南昌之前对江西多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考察,这才主动开口要求3亿斤粮食。

周总理也明白在现在这个困难时期,15亿斤的粮食对江西省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为了全国的整体情况着想,他也只能狠下心逼一下有富余的省份。

所以在临走之前,周总理特意叫来江西的领导班子,特意叮嘱道:“我知道这次任务是对江西人民的大考验,但是为了其他快饿死的同胞们,也只能辛苦江西的同志了。”

为了能够度过这次危机,周总理用各种种各样的办法从全国各地有富余的省份征调了大量的粮食驰援受灾严重的区域,并且想办法每年从国外进口100多亿斤的粮食。

但是向外求援的办法始终都是救标不救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尽快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生产。

为了充分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周总理带头在中央内部做了自我批评,对“大跃进”时期的一些错误决策做出深刻批评检讨,并且要求各个地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夸大生产的错误行为,继续发扬我党立足群众、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共同度过这次难关。

1960年开始,周总理就主持起草了中央关于这次灾情的紧急指示信,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解决政策,而从这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周总理又不断地完善这些政策,尽最大努力保护和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为了保证各项政策能够落实到位,周总理经常深入农村地区,突袭各生产大队的实际生产情况。

在邯郸调查的时候,周总理拒绝公社给安排的小灶,主动要求和群众一起去公社食堂吃饭,并且一再叮嘱他们不许搞特殊。

除此之外,周总理还开展了社员代表座谈会,鼓励各个社员踊跃发言,真实地讲出自己的困难。

即使周总理已经再三强调要实事求是,但是大部分社员还是违心地说公社办得好,说公社食堂好吃,可是这周总理的实际调查的结果并不一样。

在之前的走访中,周总理发现公社成员家里的存粮都是山上挖的野菜,很少有人家真的有存粮,而且每次突袭公社食堂的时候都能很明显地看出食堂的伙食并不好,大多数社员都是吃不饱的状态。

就在周总理想着怎么才能让社员讲真话的时候,一个叫张二廷的社员主动站了出来。

“刚才他们说的都不是真的,我们每天都是饿着肚子去干活,地里的粮食都不够我们自己吃的,再过几年等人都饿死了,没人种庄稼了,恐怕连周总理您都要饿肚子了。”

这句话一出,在场很多人都大为震惊,只有周总理笑着夸他讲得好,还将身上唯一的一块饼干当做奖励送给他,以此极力更多人讲出实情。

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实地考察和亲自监督当中,很多政策才能真正落实到位,周总理才能带领人民群众走过艰难的三年,走过百年难得一遇的灾荒。

“我不怕你们说不好,就怕全都说,知道不好的地方在哪里才能及时改正,如果全都说好还怎么进步呢!”

这是三年灾荒期间周总理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在一次次的“不好”当中,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好”的正确道路。